首页 > 体育 > 正文

从低碳场馆到绿电供应 北京冬奥铺就绿色未来

2022-01-19 21:08:04来源:中国新闻网  

(北京冬奥会)从低碳场馆到绿电供应 北京冬奥铺就绿色未来

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:从低碳场馆到绿电供应 北京冬奥铺就绿色未来

作者 马帅莎

作为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,五棵松体育中心近日完成了冬奥会制冰工作。该场馆采用了R449A制冷剂,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比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使用的R507制冷剂降低了68%。

资料图:五棵松体育中心。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

低碳场馆建设是中国绿色办奥的一个缩影。从场馆改造、制冰减排到电力供应、赛时交通,北京冬奥会处处彰显绿色低碳理念和可持续、向未来的长远目光。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接受采访时表示,北京冬奥会将成为“最绿色”的奥运。

作为世界范围的体育盛会,北京冬奥会在修建场馆、举行赛事中如何减少资源消耗、降低碳排放?相比大拆大建,最大化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遗产等现有场馆和设施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,比如国家游泳中心从“水立方”变成“冰立方”,五棵松体育中心从“篮球馆”变成“冰球馆”。

改造“双奥”场馆,并不是简单的功能转换,而是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,注入新的冰雪运动使用功能。国家游泳中心通过几天时间就能实现“冰水转换”,五棵松体育中心则可实现6小时“冰篮转换”。

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,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对原有场馆进行功能拓展的同时,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就被纳入考虑。

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采用约1.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,场芯部分的冰场在赛后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;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赛道下方的三分之一处,专门为民众设计了一个出发区,为赛后向社会开放提供条件;山区山地场馆还将发展休闲度假等产业,实现四季运营。

比赛场地实现多样化利用的同时,也在持续推进低碳管理。此次冬奥会,除了部分冰面使用R449A制冷剂以外,还有4个冰上场馆首次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,其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,在2021年底初次填充过程中,合计减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
为实现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全部中和的目标,此次冬奥会三大赛区所有场馆还将历史性地首次实现100%绿色电能供应。

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指出,根据测算,从2019年6月第一笔绿电交易开始,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,北京、延庆、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场馆绿电预计使用4亿千瓦时,可以减少燃烧12.8万吨的标准煤,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。

一馆多用、环保制冰、使用绿电等可持续举措不仅是中国办奥绿色理念的实践,其中还包含着中长远发展的考虑。

俗话说,“张北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”。中国建设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,克服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等问题,将张家口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,实现“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。

近日发布的《可持续·向未来—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(赛前)》显示,该项工程预计每年可向北京地区输送约141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,大约相当于北京市用电量的十分之一。

这意味着它不仅可以满足冬奥场馆常规用电需求,还将提升北京地区清洁能源电力消费比例,助力首都能源低碳转型发展。

此外,赛时交通还将规模化应用清洁能源车辆,其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%,在全部车辆中占比超八成。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表示,“我们使用的清洁车辆,比如氢能汽车、电动汽车,都将在城市不断推广和应用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。”

“双奥”场馆冬夏“两栖”,创新使用低碳制冰技术,张北“风光”点亮北京灯火……中国办奥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既着眼当下,又细水长流,铺就一幅绿色、向未来的冰雪画卷。(完)

标签: 冬奥会 低碳 五棵松 清洁能源 绿电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资讯播报

推荐阅读